• 欢迎来到安徽自考网!为考生提供安徽自考信息服务,网站信息供学习交流使用,非政府官方网站,官方信息以安徽教育考试院www.ahzsks.cn为准。

联系我们:  19305518756

距下半年自考报名时间124

距下半年自考考试时间178

考生服务:

  • 报名报考|
  • 考试安排|
  • 扫码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

    进入在线做题学习

   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

    查询最新政策公告

   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

    安徽自考网> 试题题库列表页> 马克思指出,在阶级社会中,“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,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——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,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”。这句话说明()

    第四章 模拟题

    卷面总分:100分     试卷年份:2019    是否有答案:    作答时间: 120分钟   

    答题卡
    收起答题卡 ^

    马克思指出,在阶级社会中,“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,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——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,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”。这句话说明()

    • A、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极为有限
    • B、道德因反映特定阶级的利益而具有阶级性
    • C、有什么样的道德就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关系
    • D、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并不必然引起道德的发展变化
    上一题 下一题

    更多题目 请在 下方输入框 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:

    从时间上看,道德是产生最早的社会规范,并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;从空间上看,道德涉及社会生活的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法律、艺术等一切领域;从社会群体上看,任何社会成员都是道德的主体和道德评价的客体。这说明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()

    • A、对社会行为的调节具有强制性
    • B、调节的社会关系范围具有广泛性
    • C、能够直接决定社会经济基础的性质
    • D、对人们行为的调节和规范具有易变性

  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丰富源泉。古代先贤主张的“仁者爱人”、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、“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”、“礼之用,和为贵”等,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()

    • A、乐群贵和、强调入际和谐的精神
    • B、勤劳勇敢、追求自由解放的精神
    • C、求真务实、敬重诚实守信的精神
    • D、爱国奉献、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

    作为调节人与人、人与社会、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,道德只是提倡“应当怎样”“不应当怎样”。与法律不同,如果有人不遵守道德,通常只是受到舆论的批评和良心的谴资。这体现了道德对人行为的调节具有()。

    • A、广泛性
    • B、先进性
    • C、非强制性
    • D、相对稳定性

    扫码查看答案

    扫码查看试题答案

    扫码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

    进入在线做题学习

   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

    查询最新政策公告

   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